国家重器_第二十六章 纳加显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纳加显灵 (第3/6页)

,探险队从交趾支那(安南南部)的首府雉棍出发,沿湄公河北上,经金边,考察了刚发现不久的金边遗址。然后经暹罗、澜沧,于1867年10月进入中国滇省,再由滇省到川省,考察了长江流域。最后从汉口乘船到上海,1868年6月从上海乘船返回雉棍。

    整个探险历时两年零半个月,行程8000多公里。

    这次考察过程中,队长欧内斯特(erdoudartdelagree)因在丛林中弄坏了鞋子,赤脚行走被水蛭咬伤,因伤口溃脓于1868年3月死在中国的滇省。探险队返回巴黎后,《印度支那探险记》于1873年正式在巴黎公开发表。

    湄公河探险队花了近两年时间,描绘不少当地风情、地貌的图画,可说是精细准确,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探险队考察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湄公河流域的历史地理和当地人文风情,以及湄公河的水文气象。

    他们沿途绘制了一系列极具军事、科学价值的地图,主要范围包括印度支那三国,以及中国的滇省和长江流域。

    从公元1893年开始,法国沿着湄公河将势力伸延至澜沧,在二十世纪初成立了法属印度支那,直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后,法国才结束对湄公河流域的影响力。

    1874年2月,《印度支那探险记》的发表,激发了欧洲殖民者对湄公河流域的强大兴趣。法国探险家老维克道安(victorin、也就是坟墓里这个维克道安的爷爷),在得到两个欧洲大财团和法国政府的支援下,组织了一支由72人组成的强大探险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