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器_第五十二章 潜在热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潜在热点 (第5/6页)

杂性,还不仅仅限于此。

    中国除了是欧亚大陆上一个重要的陆权大国外,还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海岸线总长度位居世界第四位,自南向北,跨越寒带、温带、亚热带三个自然地理区域。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主张的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五。

    但长期以来,中国被认为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华文明发源于内陆大河,因而被认为是大河文明,与西方的海洋文明相区别。海洋对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长期处在隐晦不明的被忽视状态。虽然也有一些强调海洋的言论,但是,对于海洋的地缘意义,一直没有系统化为国家意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代,从中国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来看,地缘政治中的海洋方面,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地理枢钮”。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形态,都取决于海洋。未来中国的历史枢钮,也将主要取决于海洋。

    把海洋因素纳入中国的地缘政治考量,使中国的地缘形势显得更为复杂。在中国周围分布着m国、倭国以及东南亚诸国。如果说在中国的西部,由于“欧亚大陆巴尔干”的存在,而凸现了中国地缘形势的严峻。那么,由于台湾问题、由于海域划分上与其他国家的分歧等,中国未来在东部、南部海域,形势将更加严峻。

    综合考虑中国的地缘形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着如此复杂的周边环境。没有一个国家周围有着如此多的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