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第一风流纨绔(YD)_分卷阅读34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9 (第2/4页)

    李安期原本以为,由他和其他几位宰相牵个头,当着皇帝的面提请让太子监国,朝堂上支持人大臣一定会很多,却没想到竟会是这样一种情景,当堂被皇后怒斥了,而皇帝却不发一言。

    虽然说他们所提,并不是要逼迫皇帝退位,让太子即位,但经皇后一说,好似真的有这么一回事了,这让李安期后悔不已。从今日的情况上来看,皇帝还是完全听从皇后的意见,并不似他们所知道的那样,皇帝想限制皇后的权力,今日朝会时候提出这个建议,真是失策!

    正这时,一直没出声的李弘站了出来,对李治和帘后的武则天行了一礼:“父皇、母后,儿臣年幼,处理朝事力不从心,数次监国全赖诸臣辅佐,如今朝事有母后代父皇处置,是最恰当之举,有母后代父皇处置国事,才是万全之策!儿臣甚是怕父皇和母后临幸泰山之际,儿臣无法处理好朝事…儿臣想恳请父皇和母后,推迟封禅泰山,待辽东的战事结束后,再前往泰山!”

    “陛下,臣附议!”西台侍郎、太子左中护戴至德马上站出来附议李弘所奏,“如今辽东战事将要打响,陛下和娘娘应该坐镇京师,待战事结束后,再往泰山封禅!”

    接着又有几位大臣站出来表示了此意思,朝堂上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争论的焦点也从“逼迫”皇帝让太子主持朝务转移到恳请皇帝和皇后推迟封禅的日期上!

    一直挺着身子站着,看着朝堂上这一场纷争的贺兰敏之,也很佩服李弘。这位年岁并不大的太子,竟然会在这样关键的时候站出来,撇清自己和拥护他接管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