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七十一章 搬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搬家 (第6/6页)

赵新转身登上了刘胜驾驶的巡逻艇,向着货轮而去。

    (注1:这之后更有意思的是,盛京的官员在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判处参与诱骗的三名土著各鞭刑五十,对十五名岛国俘虏则加以善待,发给衣服和食物并将他们送到京城。

    这群十五人在京城受到了更为优厚的待遇,每人每日能得到三升白米,一斤猪rou,衣物、被褥、鞋帽等一应俱全,此外,清廷还派遣仆人照顾其生活起居,稍有不适,清廷便派人对其进行诊治。之后还受到了王公大臣的召见和宴请,顺治帝和摄政王多尔衮还亲自召见了他们,并亲自进行了安抚劝慰。

    一年以后,清廷让朝鲜使臣将这些人带回朝鲜,再由朝鲜回到了岛国。

    直到这十五人回国后,江户幕府才了解到朝鲜已经成了清国的属国,而且大明京师和南京已经失陷。

    江户町奉行根据这些商人的口述,才有了一本名为《鞑靼漂流记》的书。

    当时德川家光还召集重臣商讨是否出兵支援大明。结果后来从长崎町奉行那里得到报告,说福州失陷,郑芝龙已经降清,德川幕府这才通知各路准备出兵的诸侯,出兵一事作罢。

    1646年,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给他的侄子重矩的书信中,就透露了幕府准备出兵的情报:“乘船发往大明,准备攻取城阵,务须随时待命进军……出发大明一事如无其他变化,乘渡之舟不得毁坏。先此通知,阅后此信请焚毁。”

    这显然是幕府曾明确向亲信板仓重宗发出了某种命令,重宗据此才向其侄子透露这一内部意向的。

    其实根据后世的各种资料档案分析,当时德川幕府其实是怕岛国也跟朝鲜一样,受到清国的进攻,所以准备先下手为强。)一万只熊猫的乾隆四十八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