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七章 小人之国长戚戚 (第5/7页)
到这里,额头顿时冒出冷汗。而他旁边的性泉却是一头雾水。 有清一代,安南跟中华的主要矛盾就是边境问题。跟李朝一样,既然南面都是海,那么只能图谋北方领土。不过跟被后金揍的满头是包的李朝不同,安南那可是明目张胆多了。李朝是靠着玩弄文字游戏,用地理上的名称差异偷鸡;安南是只要满清内部不稳,或是西北有乱,先动手明抢,然后再上书讨要。 话说自唐代直到明代晚期,中越边境一直没有什么变化,都是以大赌咒河为分界线。东起广东之钦州,西从广西南宁、太平、镇安三府至云南的临安广南、开化各府,全长一千八百多里。不过到了明清更替之际,当时的黎朝便觉得有机可乘,意图趁火打劫。 不管是黎朝、莫朝以及之后的西山朝,他们无不秉持一条“原则”,那就是以安南后黎王朝鼎盛时代的疆域版图为继承之本,凡是历史上两广和云南等地并入中国的疆土,不论其间如何反复,归属何人,都要一概纳入自己疆界之内。这其中就包括了被明成祖朱棣消灭胡朝后拿回的北越之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从明清交替一直到乾隆晚期,不管是黎朝还是莫氏,亦或是后来的西山朝,反复在云南、广西的边境地区搞三搞四,不断侵蚀中国领土。 想当初清军南下时,清廷便对安南予以招抚,不过黎朝为获得明朝册封的正统地位,并未回应。你以为他这是心向中华,坚定的支持刚上台的永历政权? 事实上黎朝对南明的败局看的清清楚楚,所谓“明人南奔,事势穷蹙,所以望救于我国者正在昕夕。”他们是要借用明朝给的名义,谋求之前莫朝归还明朝的钦州诸峒之地,甚至连广东都想吞并。 当时只是偏居一隅的高平莫氏甚至打着襄助南明抗清的旗号,多次入侵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