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章 希望的田野 (第8/8页)
他们意味着什么,几个世纪来赖以生存的基础被剥夺了。 然而还没等他们醒过味来,仅隔了一天,第二份告示出来了。 其内容是北海镇军管会将为愿意留下务农的犹太人提供国有土地,每户一百市亩,约合6.11俄亩。不过位置并不是在本地,而是在几百公里外的下乌金斯克和图伦地区。同时军管会还将提供从事农业生产的贷款。另外,北海镇还将开办中文教学的犹太学校,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 这种打一巴掌给一甜枣的政策,立刻就在本地犹太社团内引发争议,由此也将原本紧密的犹太社团分成了正统派和改革派。 前一个条令的出台,最终导致了叶尼塞斯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酿酒商们纷纷破产,他们原本兼营的高利贷生意再也无法维持。那些破产的犹太人有的离开了北海镇治下,回到了沙俄的领地,继续从事商业活动或是转为手工业者,加剧了当地的行业竞争。 而后一个条令的出台,使那些原本贫苦的犹太人兴奋万分。从1791年的春天开始,大约有一千多个家庭、六千多名犹太人离开城镇,拖家带口的前往上述两个地点。 相较于之前定居的俄罗斯农民,犹太人几乎都不使用雇佣劳力,而他们的播种面积却比俄罗斯农民多一倍,跟那些从带清来的新移民一样的勤奋。 在1792年由民政部召开的西伯利亚地区农业博览会上,犹太人的畜牧养殖、林木栽培、谷物、烟草、桑蚕等都获得了高度评价。 农业上的丰收和北海镇的政策,让这些人看到了摆脱贫困的方式,把自己对生活的希望与这片土地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一万只熊猫的乾隆四十八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