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三百七十八章 君权和统治的真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八章 君权和统治的真谛 (第6/8页)


    赵新的打算是从明年春天开始,向黑龙江上游移民至少三万人,平均每座城镇就有五千人的规模。等发展个一两年,就算那些沙俄权贵滚蛋,对当地经济民生的影响也不大了。

    以北海镇的体制来说,是根本不能和五大家族那样的商人权贵并存的。这些人手里不仅掌握了大量农奴,同时还垄断了中俄之间的贸易。

    就赵新在伊尔库茨克几天内了解到的情况,中俄恰克图的陆路贸易虽说是国家行为,但实际上所有的商品价格是被六家晋商和五大家族所把控的。

    沙俄政府关心的是税收的巨大利益,恰克图边贸的关税收入能占到俄国关税总收入的15%~20%;满清关心的则是商人在贸易活动中的各种纳捐,管你卖不卖得掉,只要有一担茶叶过归化城就要纳捐2.5两白银。

    赵新找了于德利,两人在穿越众里划拉半天,电厂众里一位叫张敬轩的家伙出现在了赵新的候选名单里。

    张敬轩,28岁,南方人。来之前是做集控运行的,负责调控电力输出和电压稳定,简单的说就是保证不会短路。

    于德利之所以认识张敬轩是因为一次聚餐,当时他跟吴安全说干部学校教师人手紧缺,希望对方想办法支持一下。

    吴安全回去一查手下的简历,就推荐了曾做过学生会干部的张敬轩,这人在以前读过的电力专科学校做过学生会主席。几堂课上下来,于德利对这个张敬轩还挺满意,渐渐的,他又发现这小伙子的组织力也挺不错,不管是去工厂劳动还是帮着新来流民落户,都搞的很出色。

    人选有了,赵新便决定跟对方谈谈。

    当赵新看到张敬轩时,对方戴着一副银色镜架的无框眼镜,显得双眼十分有神。这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