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三百二十五章 何去何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五章 何去何从 (第2/8页)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旺虽然只有八岁,可他差不多已经明白,眼前家中的变故都和自己的那封信有关。

    而这,让他无法面对自己的父亲。

    身上的棉衣已经打湿了,这衣服还是母亲一针一线给李旺改的。正在犹豫不觉之时,李旺突然觉得头顶一暗,再一抬头,上面是一把伞;转身再看,眼前是一件青布棉袍,脚上穿的是一双千层底的布鞋。

    现在整个北海镇,依旧每天穿着青布长袍到处晃悠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汪中,现任北海镇小学的副校长。

    “先生。”李旺语带哭腔的看着这个中年人,问道:“我做错了吗?”

    汪中蹲下身形,目光平视着李旺,沉声问道:“你觉得呢?”

    “俺爹把俺娘......我不知道。”

    汪中道:“圣人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

    这段话汪中在课堂上讲过,也做了解释,李旺一听,眼泪就哗哗流了下来。

    汪中所说的是《孝经》,开讲儒学入门也是汪中就任小学副校长的条件之一。程朱理学是有糟粕,可儒家学问里的好东西也有不少。北海镇既然要让人人读书识字,人人成士,怎么能不知礼义廉耻呢?

    汪中手搭在李旺的小肩膀上,耐心解释道:“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你爹他做了错事,你做的没错。见到长辈有过而不去阻止,那不是真正的孝。可是李旺,就算他有千般错,那也是你的生身父亲啊。”

    李旺终于忍不住了,趴在汪中的身上就开始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