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章 满清的灭国之战 (一) (第5/7页)
在沿途的每一处江岸、峭壁、山巅上都有,可谓见缝插针;而后者则对清军拿下这些工事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尤其是12磅炮,不仅比清军的劈山炮打的远、威力大,而且因为使用了带有轴承的炮车轮,行动起来方便了很多。 此时的和琳因为率领火器营攻克了廓军沿途多处堡垒工事,之前又按期将军需物资运抵后藏,已经得到了乾隆的多次嘉奖,光是御赐的荷包就拿了好几个。如今他晋升镶白旗满洲都统的上谕已经在来西藏的路上了,有个这么能打仗的弟弟,让权倾朝野的和珅也是倍儿有面子。 进入农历七月下旬,随着从四川赶来的一千名金川兵和四川提督成德率领的两千人抵达前线,包括一万五千斤火药、两百多包铅弹火绳、以及一万枝箭在内的大量军需也陆续运抵前方军营。福康安觉得时机已到,在召集军议后便决定大军出动,前往堆补木山下的帕朗古地方。 1792年9月9日凌晨--即乾隆五十七年七月二十二丑时,清军兵分三路,中路由和琳率领成德、桑吉斯塔尔、墨尔根保、张芝元、德楞泰、克界额、达尔精阿、薛大烈、屯备朗尔结经横河上游搭桥过河拟进攻集木集山,福康安率额尔登保、七十五、额尔金保、定西鼎、五绍、张志林等由左一路进攻,台斐英阿率珠尔杭阿、阿哈保、图尔岱、达音泰、张占魁、屯备色木哩雍忠等由右一路进攻。 帕朗古--其名来源于一条从东北向西南流入特尔苏里河的急流,也是在另一时空让清军遭遇惨败,最终止步的地方。河上有桥,廓军还是据守桥座,并于北南两岸砌筑石卡。在河的南岸则是甲尔古拉大山与集木集大山,两山相连,山梁自东至西,横长七八十华里,其上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