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靴子上的秘密 (第4/6页)
本的变化,大规模的火器对射已经成为常态。 乾隆继位近五十年来,以傅恒、兆惠、阿桂、福康安先后为首的满清高级将领们都不是傻子,其中兆惠和福康安所曾经带领的部队里,有相当一部分都装备了从英国进口的火炮。 尤其是福康安,他在此次北上之前,曾被乾隆委派去广东审理钦案。期间就已经察觉了大清与西方火器直接的差距。他回来后曾经向乾隆建议进行火器的升级换代。 不过,老年的乾隆最担心的就是火器外流到民间,继而影响满人统治,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此时关外满蒙汉八旗因为戍守边境,尤其是清廷经常征调索伦兵出战,所以悍勇之风尚未消退。 福康安在大阅之后,特意检查了汉军鸟铳骑兵部队;海兰察的重点则关注于前锋和锡伯兵身上,这个“前锋”就是满清入关前的巴牙喇白甲兵。 八旗汉军施放鸟铳之时,校场内硝烟弥漫,枪声大作。福康安看到鸟铳兵阵列森严,施放有次,丝毫不乱,不由颔首赞许。 火铳之后便是火炮演示,本地汉军火炮部队的炮多为奇炮(大号抬枪)、威严炮、子母炮。 等吉林当地火炮部队演练完毕,又由福康安从京城火器营带来的将官,依次施放了包括得胜炮、九节十成炮、红衣炮等。 这些火炮中,最先进的就是“九节十成炮”。这炮共分九节,另加炮底一节,都用青铜制成,每一节上都有螺丝环扣。炮长六尺九寸,全炮重798斤。 行军时可将炮身各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