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章 什么编制也不顶用 (第6/9页)
!司令官阁下!” 随着军号和鼓声的响起,正在卡伦山下躲避炮击的哥萨克们开始集结。 波利亚科夫走到士兵中间,大声道:“三团的兄弟们!现在西南方向出现小股敌军,我们奉命去消灭他们!” 随行的军官看到哥萨克们都是畏畏缩缩,于是怒吼道:“你们这群蠢货,没听见中校的话吗?!所有人组成战斗队形!各连排成纵队出发!” 士兵们不情不愿的走出临时掩体,顶着时不时就来一下的爆炸,在硝烟中排好队形,十几分钟后就赶到了战场附近一公里处。 各部抵达后便在军官的带领下,迅速将纵队转为横队方阵。每个横队方阵由五排士兵组成,每排24个士兵。在方阵的每一行上,由上尉军官指挥奇数排,中尉指挥偶数排,在方阵的后面则是四名士官、连长(分营长)和乐手。 这样的横队方阵一共摆了四个,构成一个大长方阵型。左右两个方阵中间是随行的炮兵连,部署了几门4磅炮和8磅炮车;前后两个方阵之间相距五十俄尺,后面方阵随时可为前面的方阵提供支援,或是用于对敌人实施包抄。 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普鲁士步兵阵型,每个方阵中战列步兵三排,散兵两排。18世纪末那些所谓的散兵可不是想象中那样三五成群的分散,任由士兵无组织、自顾自的射击,一样要列队。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散兵战术的使用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常见于普鲁士军队,每个线列步兵连都组建了自己的射击兵部队,他们会以两排而非三排的线列进行作战。这些射击兵持有军士的军衔,配备线膛枪,被挑选出来接受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