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海镇的真面目 (第3/8页)
什么驱除鞑虏了,另一个时空的民国时代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个皇帝下台了,无数个“皇帝”走马换灯。 如果有人想在赵新下面搞资本私有化,好吧,只有干掉赵新一条路。因为没有赵新这个怪胎,就没有北海镇政权的资本积累,所有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赵新的;如果干不掉,想靠着赎买来解决,谁又有这么多的钱? 先不管干掉赵新是不是容易,赵新之所以发展那么多“金牌小密探”,也是为了防着某些人有天来这么一手。 于德利之所以会辞去学校的职务跟着赵新干,他其实很早就看出了这个关键所在。对他来说,赵新当不当皇帝都不重要。就算是以后的国家没有皇帝,赵新也是不带皇冠的皇帝。他所担心的只是赵新某天别脑子一热,大搞什么分封制。 但这仅限于赵新活着,在他之后,没人能做到。所以一旦赵新不在之后,北海镇势必会演变成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政权;这不是谁想不想当皇帝的问题,而是赵新和他们这些为之奋斗的人所留下的政治遗产。 陈青松直到今天,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才终于把这件事捋清楚。 一句话,赵新就是北海镇! 赵新要是知道老陈同志能从这二十五个字里联想到这么多事,一定会欣慰自己又多了一个战友。 回到乡绅和宗族这件事上,陈青松已经看的很明白,不仅现在的北海镇不需要乡绅,而且随着北海军南下进攻满清,乡绅这个阶层也会必然消亡。宗法社会一定会随着工业化进程被国家法令所取代,这是经济规律,而不是你喜不喜欢宗法社会的问题。 工业化的政权势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