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一百九十八章 锣鼓喧天 彩旗招展 枪炮轰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锣鼓喧天 彩旗招展 枪炮轰鸣 (第3/7页)

为进止。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者斩;遇敌进战,有回顾畏缩、交头接耳、私语者斩。

    “咚~~咚~~咚~~咚~~”战鼓声有节奏的开始缓慢响起。前阵的退蛮兵开始在各队领催的带领下,跟着队旗向左右分散。从后阵首先走出的是四十辆盾车,这些盾车上所用的木板十分厚重,每块差不多有一米五长,一米高。每辆车由三个士兵合力推动,在阵前摆出了一个近四百米长的宽幅。

    紧接着,一群分成十行纵列,每行纵列五十人的火枪兵出来了;前面是步兵,后面是骑兵。当这些火枪兵走到阵前的时候,随着鼓声节奏的加快开始变换队形。

    首先出现在盾车后面的,是一个由八列五人纵队所组成的火枪骑兵,在每两行中间的头部,都有分别站有一名火枪队领催,身后则是举着队旗的甲兵,两行之间的末尾处,也站着一名火枪兵;这样就形成了每十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双头宝剑样式的队列。

    在这个骑兵阵列后面,是一个由七十二名火枪兵和骁骑校组成的横长方形阵列,负责领队的骁骑校站在第一排的正中位置,两侧各有十六名火枪步兵;在长方形的其他三条边上,则是由三十六名火枪骑兵组成的松散阵线。在这个长方形内,除了几个单独的鸟枪兵、旗手和鼓号手,其他都是扛着两人抬的大号火绳枪的兵丁。

    赵新透过望远镜仔细数了一下,方阵里的两人抬火枪有六门,每挺抬枪由三个清兵负责。而西线出动的清军火枪兵一共摆开了三个这样的阵型。那些原本在南北两翼停留的的蒙古骑兵开始向着三个方阵的两侧靠近,而此时由边民组成的弓箭部队则变成了后队,站在了火枪阵的后面。

    “清代的团体cao表演啊!”

    朱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