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二百九十四章 清宫里的法国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清宫里的法国人 (第5/8页)

耻而后勇是好的,不过也要爱惜着自己的身体。”

    福康安挂着泪花的眼睛炯然生光,说道:“这都是主子的洪福被于四海万方,奴才何德何能。奴才这些日子反躬自省,以前实在是骄纵狂妄,仗着主子信任,把功劳能耐都算到自己账上。”

    说话间,福康安不时的打量着乾隆,只觉和当初陛辞时相去不远,眉宇间苍劲如旧,七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六十岁出头的样子。

    乾隆摇头道:“这是怎么说?谁敢说你无能!这种话不必再说了。说说吧,这些日子下去练兵,有什么体会?”

    “嗻。”

    福康安起身坐在杌子上,将这段时间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四省绿营的练兵情况大致说了一下,其中很多细节在之前递来的奏折里已经说过了。

    话说福康安在遇到赵新之前,带兵出战都是要最精锐的,要么是京营,要么就是天山旗营,最次也得是陕甘绿营。这些原本就最精锐的部队稍加cao练,再加上大把的赏银发下去,战斗力自然就高。

    可他这一次下去点检四省绿营后,才发现问题极多,简直可以说触目惊心。

    最主要的就是兵额虚冒,经制兵员不足,个别省份甚至用工匠冒充兵员。而绿营将领借端克扣兵饷那都是常事,更有甚者,直接在本部人马中放高利贷,然后用士兵的军饷抵还;还有的假器械而扣军需,借公费而挪侵兵饷,种种弊端,不一而足。

    乾隆四十六年的时候,为剔除绿营里的虚额,曾诏令废除了绿营的名粮制度,实行武职养廉。但实际上此时军政已经极为腐败。福康安在给乾隆的折子里便提到“积弊相沿,有名无实。未收增兵之益,朝廷徒受增饷之害。”

    话说福康安在遇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