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出意料的满清火器实力 (第4/7页)
里,刀法的考核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如果换成燧发枪并装备刺刀,先不说别的,光是冷兵器训练、考核模式就要做大改动。 当然,对于皇帝来说,改不改似乎是一句话的事;但对于整个固化的官僚体系来说,就是件天大的事,其间不知道要打破多少人的利益圈子。满清上下不把这个帐算清楚,没人会去触这个霉头当靶子的。” 腰刀改刺刀听上去很简单,但这里面却涉及到满清兵制上的大调整。在没有遭受到重大打击前,清廷上下没人会觉得这是个问题。难道用腰刀和敌人近战就不能表现士兵的勇武了? 刘胜点了根烟,看到刘铮不再提问,于是道:“刘铮你的问题后面一起提。我先把报告内容说完。” “好的。” “刚才我说到清军部队里现在是装备了燧发枪的,但是大部分官兵都不愿意用。燧发枪的来源除了前面说的第二次雅克萨战争,还有西北霍集占叛乱和清缅战争。我们认为,雅克萨和西北战争的燧发枪来自于沙俄,而缅甸那边的来自于英国人和法国人。 关于燧发枪的刺刀已经说过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哑火率。清军俘虏们都提到过,火绳枪的装填虽然慢一些……哦,经过我们的试验,有经验的火枪兵,装填速度是每分钟两发。……火绳枪的射击精度和发火率要比燧发枪高。” 十八世纪末的燧发枪虽然在装填上比火绳枪快,但哑火率却是个很突出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还要等到1825年英国化学家歇夫列里在经过多次试验后提出的“黑火药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 英国人依据这一方程式,配制了枪用和炮用的最佳发射火药配比。并在火药生产如提纯、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