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兵临宁古塔(二) (第4/7页)
让吉林将军府统治下的各地边民、汉民、旗人都知道,北海镇不是什么鄂罗斯人,而是汉人;其次就是要用武力震慑本地的满清守军;第三么,欢迎大家去富尔丹城做生意。赵新的态度还是经济手段开路,武力做保障。 赵新的意见是,打完这次,连珲春也不要。以满清的实力,暂时控制住蒙古卡伦这个点就够了。 计划制订完成,下面就该行动了。天气越来越冷,早打完早回家。 九月十八日,北海镇开始行动了。 为了让清代观众更好理解北海镇的汉人身份,赵新从自己的存货里扒拉出一匹红绸子,裁出八尺长的幅面,用毛笔在上面写了一个“明”字;接着,他又分别做了三面长宽五尺的红旗,在上面分别写了“赵、六、王”三个字。至于旗杆,他找了四根三米多长的不锈钢管。 刘胜扛着自己的大旗,带着一个营去了宁古塔东南十里,封锁瑚尔哈河的河道,以防止清军战船北上。王远方则带着其他两个营,进入到瑚尔哈河南岸一里地处,修建防御工事;其实就是垒胸墙。宁古塔这边靠近诸多河流,地下水太丰富了,挖战壕很容易变成游泳池。 果不其然,中午时分,当几面大旗在北海镇的胸墙阵地后立起,整个宁古塔城内都轰动了!而站在城门楼内观望的那奇泰看到那面红色的“明”字大旗时,脑袋嗡的就懵了。 “天爷啊!这些人怎么打着朱明的旗号?!” “先头儿不是说他们都是鄂罗斯蛮夷吗?这旗子上的字可是汉字啊。” 其实最震惊的还不是八旗满洲人,而是宁古塔城里的那些汉人。 “前朝余孽,前朝余孽啊!”这是满文学宫里的教书先生在哀叹。 “很可能是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