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一百二十七章 冥冥风雨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冥冥风雨来 (第3/5页)

    他这话出自《白虎通义》。此书是汉代的班固等人根据经学辩论的内容编纂而成。其内容是将封建制度下的君臣、父子、夫妇之义与天地星辰、阴阳五行等各种自然现象相比附,用以神化封建秩序和等级制度。

    “啊?”老黄更糊涂了。“沈兄,我没你看的书多,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嘛,别卖关子啊!”

    “之前我问过他那位叫胜海舟的岛国手下。他说这位赵大头领向这些人允诺,前五年不收租子,从第六年开始,每年仅需纳粮一成。”

    “啥?才一成?他这么干图什么?”

    乾隆时期,无论大江南北,地租的高低都要看佃农本身经济状况的好坏。如果佃农能自备牲畜、农具和种子,那么地租就会低一些;但是绝大部分的佃农都无法凑够生产物资。所以此时通常的地租都在六~八分租之间。

    由于地租是按实际收获量进行分配的,所以收成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地主的剥削收入。因此地主们对佃农种什么作物、如何经营,乃至收割都十分重视,并直接干涉。很多地主担心佃农不好好干活,还会亲自下田耕种拉牛,督促佃农。

    所以别说中国古代的封建地主多么仁义,一切都是为了收成。到时候收成不够交租子的,上门殴打催收那是常事。

    在老黄看来,像赵新这样从工具到种子全部提供,居然说前五年不收租子,他图什么啊?

    沈敬丹淡淡一笑说道:“我看这位赵大人是要称王啊!”

    ……

    五月中旬,福康安发出的六百里加急文书和派出的两个使节先后抵达了平壤。

    此时朝鲜国的国王叫李祘,这位就是历史上那位被闷死在米柜里的思悼世子的儿子,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了,已经继位八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