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二百零二章 炮战(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炮战(一) (第1/7页)

    福康安话音一落,便从身旁保管令旗的骁骑那里取过了一面三尺长的红色三角令旗,挥舞了几下之后,口中大喝道:“起鼓!”

    四名膀大腰圆的骁骑军士站在帅台下的一面大鼓前,一齐挥动鼓锤。随着将台鼓响起,各营中的军鼓便跟着呼应,继而各队中的战鼓也开始响起。缓慢而沉重的鼓声犹如秋日大地上扫过一阵阵闷雷,响彻荒野。

    “大帅有令!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向敌阵开火一轮!之后大阵前行一百步!”

    (清代军队的军中乐器,主要是通过鼓、金、号、唢呐四种形式来实现的。金鼓的主要功能在于军中信号的发布和传达;唢呐、号角主要用于军中仪仗。光是鼓就分将鼓、军鼓、战鼓;而金的正式说法应该叫“钲”,古人讲鸣金为号,鸣的就是这个钲,后来才改用锣。锣也分将台锣、军锣和京锣;至于海螺号,无论八旗还是绿营都有配备,而八旗部队尤为重视。海螺号的主要功能在于排营布阵、聚散兵丁,各旗都统以下官员都必须自备。zWWx.org

    根据乾隆时期颁布的满汉合璧本《军令》,专司掌号、击鼓、鸣金之人,闻令即行,闻令则止。平时违令者,满、蒙兵丁鞭四十,绿营兵丁捆责三十棍。战阵之时违令者,斩。)

    南线战壕里,丁国峰、胜海舟和平太听到鼓声,知道清军就要开始攻击了,于是下令提高戒备。

    阵地上刺耳的哨音响成一片,两个营的六百多名士兵都趴在战壕里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紧张的攥着手中的步枪,大气儿都不敢喘。在他们后方五百米外的火炮阵地上,一切准备工作就已就绪,只等赵新的命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