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五百九十章 赈灾是门大学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章 赈灾是门大学问 (第2/8页)

,不答应就不让出来。”

    李弼苦笑道:“这里面弊端甚多。那些富户根本不用出面,他们会从四乡搜罗流民乞丐,或是让家中奴仆来领即可,然后私下分润。再者,既然去年胶东受灾,常平仓内的存粮想必也不多,甚至没有。”

    “靠!都该枪毙!”孔绍安咬着牙骂了一句,然后问道:“怎么确定那些人需要赈济?”

    李弼看了看对方的脸色,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才道:“审户。一县之地,最熟悉十里八乡情况的莫过于户房的人和衙役,还有就是地方上的甲长。”

    “审户?”孔绍安问道:“是不是就是下户清查?确定受灾人数?”

    “正是。”李弼继续道:“审户目的有二,一是查实受灾应赈户口并造册备案,另外就是要按照极贫、次贫两等和大口、小口两类发放赈票,作为日后领赈的依据。这其中的积弊除了遗漏错报之外,衙役和先例最普遍的手段便是浮开丁口和增造诡姓假名。”

    “比如将一户分做几户,或是此甲移到彼甲,户籍册上有名字,但其实没人。再者就是在本户之下多报户数,只要买通衙役便可。比如有将乡绅家中的奴仆、佃户混入丁册,妄图冒领者;有将县衙皂班列名的;还有将亡故之人乃至流民乞丐列入丁册,而后私下分肥者;还有将行商、牙行之人捏作饥民代为支领者,不一而足。”

    孔绍安大致听明白了,其实就是划分贫困户等级,再根据等级不同,确定赈济的标准。既然等级划分由官府中人来定,就有了cao作空间。

    “再有就是需索与勒价。原本清廷规定,办赈人员的盘费、饭食及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