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五百四十一章 六条台站的争夺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一章 六条台站的争夺战 (第3/7页)



    和珅的收入来源有很多,当铺、放高利贷、下属行贿送礼、圆明园工程、崇文门税关、议罪银、江南商人交的帮费以及对不听话的商人抄家灭门的收入。而由于赵新及北海镇的出现,其敛财来源又增加了不少,主要包括了清廷几次在东北大规模用兵的军费开支和倒卖北海货的暴利。

    所以这事吧......八亿两肯定不可能,一百亿两的说法更是荒谬至极,而一亿到两亿才是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数字。

    之所以这么说,要从乾隆时期的货币经济来分析。

    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咳咳......

    从十六世纪四十年代日本白银的大量流入作为起点,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美洲白银停止持续性大量流入为止,在这二百八十年的时间里,流入欧洲的黄金总量约为250万公斤,白银约为九千万至一亿公斤;如果若按九千五百万公斤计算的话,约合25.84亿两,或36.18亿西班牙银元。

    在这期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是六亿两,其中来自美洲和欧洲白银的流入净额是四亿两;而乾隆时期全中国的白银流通总量是3.6亿两,清廷每年的岁入最高也才四千七百万两。

    和珅为官之初还算清廉,人情往来肯定有,但不会接受贿赂,这事正史上说的很清楚。他真正开始发家应该是以乾隆四十五年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私吞瓜分大量财产为起点。

    从那时至今已经十一年,也就是四千多天,按照一亿家产算的话,平均每天净收入差不多是2.5万两,两亿就是五万两;要知道满清的财政收入摊到平均每天也就是在11~12万两之间。

    如此捞钱能力,即便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