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四百四十一章 老拳师进军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一章 老拳师进军营 (第7/7页)

旗军官,多少也了解一点军营的事。眼下的吴钟虽然只是个乡间拳师,也曾走南闯北多年,翻遍古今史书,还从听说过没有哪支军队是这样的。

    话说南面满清的军事训练,在古代其实已经算是很频繁的了,主要就是因为国力强盛。古时候练兵的强度和频次其实是跟士兵的伙食待遇,以及朝廷是不是有钱有关系。不说别的,光是每次演练消耗的火药、铁子、弓箭、马匹等等,那可是一大笔银子。

    清军八旗部队的日常训练是各部队自行安排,两翼前锋营、上三旗亲军营、八旗护军营、骁骑营官兵、内外火器营都练习骑射,步军营则专习步射。

    健锐营则主要训练云梯登城,兼习鸟枪、水战和马步射、鞭刀。内火器营主要cao练鸟枪、子母炮。外火器营则习鸟枪、水战。前锋营有一半人要练鸟枪,而在骁骑营里,汉军骁骑营下置鸟枪营、炮营和护炮藤牌营。

    除此之外,还有“分cao”和“大cao”。不过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八旗在“分cao”和“大cao”中锁使用的阵法一直沿用了两百年没变,直到清末编练新军时才废止。

    至于绿营最大的特点就是训练旧制沿袭自明朝,传承达四百多年。其训练方式极重阵法,要根据敌情、地形进行阵法转换,名号也是五花八门。这些阵法的用武之地就是绿营每年一次的大会cao,定于霜降之日,督、抚、提、镇等官要亲自检阅演武,此外还有次一等的月会cao。

    而这些阵法曾被戚继光批评为,看武艺,但要周旋左右,满片花草;看营阵,但要周旋华彩,视为戏局套路。

    话说头两年福大帅去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点校绿营时就曾痛骂过,大意是平时校阅,还算能看;真要打仗,屁用没有!一万只熊猫的乾隆四十八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