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四百八十章 步兵战术才是个大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章 步兵战术才是个大问题 (第4/7页)

通过一种新的战术--他们将队伍部署在山峰后面,处于敌人火力的盲区,然后再出其不意的从侧翼发起决定性攻击。

    这年月的步兵的队列训练可不是扛着枪散步,到了合适的距离就来个二段击或三段击。那些看似平坦的战场上,有无数的坑洞、石块和灌木,想维持战线齐整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的技能。一旦在行进过程中因为地面障碍物而造成步伐紊乱,整条战列线的秩序就会陷入混乱。

    除了普通步法,还有冲锋时的加速步法。为了防止队形分散,这年月对于加速步法的要求是每分钟100步。所以别说东亚农民了,连同时期的欧洲农民新兵想掌握这些训练也绝非易事。

    实际上纵队战术之所以被法国人首先应用,是因为大批临时征召的士兵素质太差。往往是还没有完全掌握复杂的步法训练就要投入战斗,而且他们也达不到一分钟内射击四次的火力投送,于是纵队战术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这种由大量人员组成巨大的纵队,会让士兵们对胜利充满信心。

    俄国人的问题也差不多。虽说沙俄士兵历来以高耐力著称,可他们的队列也不怎么样,同时步枪射击的有效性受到低射速和中等准确性的影响。于是鲁缅采夫便在二十九年前的那场“科尔堡战斗”里,向法国人学习,对普鲁士的一万多名援军采用了纵队战术。这以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当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深谈过后,老元帅敏锐的注意到北海军的步兵攻击战术既不是线列也不是纵队,完全就是大面积铺开的完全松散阵型。

    结合在雅克萨一战中俄军所遭受的火力密度,鲁缅采夫已经隐隐明白,俄军要想赢得这场战争,必然会遭受巨大的人员牺牲。为此,他必须要让手下的军官们明白跟北海军交手的代价,由此才能带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