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四百二十章 深夜密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章 深夜密报 (第3/7页)


    这名戈什哈已经跟随庆桂多年,很少见到庆桂如此失态,回道:“就在大门外,已经被人看起来了。”

    “赶紧领那人过来!”

    戈什哈担心道:“大帅,这深更半夜的,别是什么歹人......”

    “多事!快去!”

    戈什哈领命下去后,没过一会,蹬蹬磴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庆桂此时已经屏退了幕僚和手下,一个人坐在屋内的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等戈什哈带着人走进屋内,庆桂这才注意到那位声称是他“故人”的家伙走路一瘸一拐的,外罩一件棉衣,头上带着獾皮帽子,脸上有几道血痕,右手似乎还受了伤,缠着块布。

    当他看清了那人的面孔,回忆了一下,不禁一怔,脱口道:“是你?!”

    对面那人面带微笑,却不说话,却冲庆桂使了个眼色。庆桂会意,便让戈什哈退下,并叮嘱把手住二门,不许任何人进来。

    等戈什哈走远,听不到脚步声,那人这才打了个千,躬身道:“拜唐阿珠尼色,参见大帅!”

    “快快请起。这块牙牌还请阁下收好。”庆桂目视桌案上的那块象牙牌,却是再也不想去碰。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那块牙牌上,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用满文清晰的阴刻着“尚虞备用处”。

    说起这个机构,还有一个名字就是“粘竿处”,后世的演绎小说里将其称为“血滴子”。

    实际上,尚虞备用处从康熙时期就已经存在。一开始的目的是从八旗勋贵子弟中挑选身手敏捷、办事灵活的人,负责皇帝巡狩时扶舆、擎盖和沾雀捕鱼之类的事。这些年轻人通过这些日常杂务的的历练,然后便可跻身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