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御门听政 (第7/9页)
之后一路向北,穿过保和殿的东侧,进入后左门等候。到了这里,所有官员和王公贵族的护卫、仆人就不能再进去了,必须在后左门外等候;因为过了这里便是御门听政的乾清门广场了。 值守在后左门的大内侍卫看到官员们都到了,便向乾清门内的皇帝转奏诸臣已到,随即乾隆传谕让官员进奏。于是值日侍卫便随同官员们来到乾清门丹墀的东侧,面朝西排队站好。而负责记录《起居注》的四品官员要站在丹墀西侧,面朝东而立。 整个乾清门东西开五间(古人管两根柱子中间叫一间,乾清门有六根柱子。)南北开三间,这已经不能说是门了,可以算是一个大客厅。 至于乾隆的宝座,吃的就设在乾清门正中的丹墀上。宝座后有屏风,座前有一张用来放置奏章的桌案,也叫奏章案。 待所有人全部站好后,经侍卫转奏,七十三岁的乾隆头戴冬朝冠,内身穿明黄色龙袍,外罩一件黑色圆领貂皮端罩,从屏风后缓缓走出升座,两排太监分列屏风的左右两侧。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从乾清门广场到后左门外,所有人都跪下行礼。 “平身吧。”乾隆接过太监递来的热**,淡淡的说道。 此时,十五阿哥颙琰带领六位大学士来到了乾清门内东侧间设好的座位上做好;四名起居注官则站在大学士们身后,以便随时记录;一众大内侍卫分别立于丹墀下的汉白玉石栏东西两侧。 接着,各部堂官按照宗人府、吏、户、刑、礼、兵、工、理藩院、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内阁、翰林院、詹事府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