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到底是谁? (第3/7页)
制起来,以便让其纳赋当差,从而保证国家的财税收入和徭役派遣。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历朝历代官员为了获得提升而弄虚作假、或者是为了隐匿人口而逃避赋役的现象层出不穷,满清也毫不例外。 因此,当征收钱粮和人丁不实的问题愈发严重时,康熙便采取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办法。既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那么隐匿户口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这,也为后来雍正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奠定了基础。 后世某些人总说康熙的这话是放个烟雾弹,并不是真的要轻徭薄赋,只是为了博得好感的噱头。君不见道光朝以后各类加征的浮收、火耗、厘金、矿税等等,名目繁多。 问题是康熙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先搞清楚再喷,人家的本意是在户籍统计上尽量得到真实的数据! 随着“摊丁入亩”的全面铺开,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年的人头税被彻底取消,由此带来的便是以征收赋役为目的的人丁编审制度的废除。 到了乾隆三十七年,满清正式停止人丁编审,取而代之的则是户口统计制度;具体来说就是以王阳明的“十家牌法”为契机而推行的保甲法。这也是中国后世通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基础。 具体办法就是凡编保甲,户给以门牌,书其家长之名与其男丁数,而岁更之。十家为牌,牌有头;十牌为甲,甲有长;十甲为保,保有正。 保甲制度下的户口统计和管理,主要是通过编制“烟户册”来实行;一般由保长负责填写,其册式与内容均按甲内门牌上内容所填,也就是各户门牌的总汇集。 “烟户册”一式两份,一份暂存地方官府,以备考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