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六章 乌索利耶会战(二) (第6/9页)
被划的支离破碎,脸上、手上都是血道子。 被堆在一起的铁丝网如同一个巨大的浑身长满尖刺的怪兽,密密麻麻的纠结在一处。 “这些鞑靼人可真是糟蹋好东西!用这么坚韧的铁线做拒马。” “谁说不是呢!可咱们有几万人,他们凭这些就想拦住我们?做梦去吧!” “乌拉!前进!” 然而喜悦只存在了片刻,俄军猎兵刚刚前进了几米,随即就悲愤欲绝的发现,在前面竟然特么还有一道两俄尺高、纵深多达七俄尺的低桩铁丝网,上面带着刀片的铁线在草丛中更是密布纵横。 俄军上下顿时涌起了滔天怒火,恶毒的“鞑靼人”啊,还能不能让人愉快的战斗了?! 一名营长气的命令手下的猎兵站成三排,对着二百米外的北海军阵地就是一通乱枪。 跟许多现代人想象的不同,燧发枪时代线列步兵的开火方式并不是第一列率先开枪,而是由第三列率先射击,一段时间后才是第二列、第一列......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尽量让第一列士兵的步枪保持装填状态,以便随时对付敌人的骑兵,或是留到最危急的关头使用。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在十八世纪末,欧洲各国军队的步枪在口径、管长、枪管安装方式、枪托外形、燧发枪机设计和通条等方面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就射速和有效射程而言差别并不大。 一个上战场的士兵通常会携带50~60发子弹,所谓的子弹就是一个圆柱形纸卷,纸卷内部装有一颗球形铅弹和发射铅弹所需的火药。同时士兵们的射击速度也不算很快,一位训练极好的士兵可以在短时间内每分钟射击5发实弹,但在一般情况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