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五百一十九章 邓飞的春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九章 邓飞的春天 (第6/8页)

站。1720年,陈上川享年九十岁去世,当地明香人和本地人都仰慕其功德,立祠祭祀,数十年香火不绝。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家族,在“嘉定大屠杀”时也没能躲过去。得亏陈家家大业大,那些因战乱去了河仙府的女眷都躲过了一劫,而留在嘉定的男人则被杀的十不存一。

    北海军攻打顺化和会安的举动让嘉定华人感激莫名,也让陈家出了口气。然而即便想结交,但也谈不到送闺女的地步,因为邓飞在他们眼里只是个武人。要不是阮福映让手下重臣黎光定出面恳求,陈家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个小女儿给送过来。

    和陈姑娘聊过一会,时间已经来到了早上8点,按照昨天的约定,再有一个小时,便是和广南方面正式签约的日子。

    此时江藩也已经洗漱完毕,他来到院内一看早饭已经准备好,便急忙坐下吃了起来。

    邓飞微笑道:“子屏先生,昨天又是喝到半夜吧?”

    江藩端着碗,看了一眼邓飞身后站着的陈姑娘,只是微笑不语。

    他这几天那是风光的不要不要的。第一天初见阮福映时,得知江藩是江南的经学大家,现已投笔从戎,广南一众君臣都是恭敬有加。阮福映更是以弟子礼待之,甚至希望江藩能在嘉定收徒授课。

    这几天江藩不光和阮福映的重臣黎光定、吴从周、郑怀德、吴仁静等人探讨经义诗词、文章典故,甚至还上门拜访了三人的老师武长缵。

    这位八十一岁的老人在安南历史上是个不世出的人物。他也是唐人后代,祖上在明代中晚期移民到嘉定,此人年少聪颖,志向高洁,但生不逢时,遇到了西山起义。武长缵于是放弃了入仕为官,隐居授徒。他门下的弟子,有很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