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四百一十六章 珲春岭下的遭遇战(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珲春岭下的遭遇战(三) (第2/7页)

00米到150米的距离上交火没什么威力,这些甲兵手里拿的可都是120磅的重弓。即便在另一时空的现代战争中,轻武器的普遍交火距离也没有超过250米,只不过是火力的密度和精度提高了而已。战例中大部分冷热兵器的交火距离,甚至都不到50米。

    举个简单栗子,一般士兵的射击训练是100米卧姿胸环靶,当然也有200米和350米的,就算是每个月都打十发,有几个能保证枪枪十环?

    何况随着北海军的人数越来越多,弹药的供应已经成了军队发展的最大桎梏;近三万的部队,如果仅按一个基数弹药准备的话,光是子弹就要五百多万发。

    赵新再有钱,另一时空的兵工厂和军火库也不是给他专门准备的。所以现在除了侦察队,新兵实弹射击时只给五发复装弹,各作战部队每个月也只有5发用于实弹训练。

    枪打的少了,射击水准自然就会下降;这跟射箭是一个道理,一个费子弹,一个费箭支。

    视线转回战场。

    此时一名叫翁吉奈的披甲凭借灵活的身手,一路躲闪,等他距离一处北海军开枪的位置只有100米时,看准位置抬手拉弓就是一箭。随着弓弦的震动,翁吉奈拉弦的后手如鞭子般向后扬起,带着红色尾羽的梅针箭以十几度的角度抛射而出,转眼就钻进了那处灌木丛,紧接着,一声中箭的惨叫声随即响起。

    翁吉奈正想再往前进,一串弹雨兜头打来,飞溅的木屑吓的他在地上急忙一滚,这才捡回一条命。

    随着清军离北海军越来越近,两颗黑乎乎冒着烟的玩意从灌木丛中飞出,被协领扎尔古正好看见,他立刻大叫道:“快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