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七章 鼠雀与草兔 (第1/8页)
话说满清捏着鼻子和北海镇签署秘密协定后,从乾隆五十四年十月下旬开始,一场朝堂大戏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不快不行啊。邓飞最后签约的时候跟和珅、刘墉和福长安三人说了,雷神号这半年里每个月都会来大沽口外转一圈,以示督促之意。这可把和珅三人给气的够呛,却又无可奈何。 然而封建王朝做事,怎么都得讲个面子和程序问题。五十万人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而且还要送这些人出海,必须要有个冠冕堂皇的说法才行。既显得光明正大,皇上爱民如子,还不能让民间看出来,招致天下人议论。 总不能跟天下人说咱们打不过北海贼,让乾隆连个万寿节都过不踏实吧? 于是在和珅的授意下,首先登场的是督察院湖广道御史。 这位在奏折里说,臣听闻近年来川、陕、鄂三省交界多有流民聚集,盗贼复炽愈发张狂。有无业穷徒,或系流民,或为乞丐,乘机劫夺。经臣详查,这些人其实都是无田小民,因天灾才辗转异地。而且流民中真正贫苦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都是年力少壮、尽可自谋生计的。 这些人之所以会从湖北汇聚南巴老林,那是因为湖北以前曾有留养饥民的例子。于是这些小民妄图得到朝廷的赈恤,便冒充流民,致使其他各省的游惰之民闻风而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建议朝廷将这些人送回原籍种地,或是送到沿海去开垦荒地,不能让这些人留养异地,以防滋生更大事端。 折子递上去后,乾隆第二天就做了批复,让诸位大学士会同九卿详酌速议具奏。 接着各位大学士和九卿就登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