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五百四十二章 来缴税的牧羊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二章 来缴税的牧羊人 (第5/8页)

收属民赋税都是实物税,以牛羊的数量为收税依据。牛羊的计算比例是一比五,比如有五头牛以上或者是二十头羊的,取一羊当税;有四十头羊的,取两头羊当税;如果不够五头牛的话,就按照一头牛取粟米三锅来收税。

    问题是牧民不种地哪来的粟米呢?简单,先把羊卖了换钱,再拿钱买米。里外里,交税前还得被盘剥两道。

    说是这么说,但实际上,王公贵族们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往往又增加临时摊派,这些临时摊派基本无定额,名目极其繁多,于是广大牧民穷困日甚一日,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无法自立,要么出旗逃亡,要么就卖身为奴。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范统随即对哨兵道:“你去告诉那人,就说咱们北海军没这些规矩。羊我们可以买几只,问他是要盐还是粮食。”

    “是!”

    几分钟后,隶属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末旗的庄丁布尔固德从宝音力格口中听到不收税后,难以置信的张大了嘴巴。然而他心里涌起的不是喜悦,而是慌的一比,连后面买羊的话都没听进去。

    布尔固德之所以会这样,用一句蒙古人的俗语就能解释:没有无诺颜的阿勒巴图,也没有无阿勒巴图的诺颜。所谓的“诺颜”,就是领主,而“阿勒巴图”就是平民。

    满清统治下的蒙古人分成了四个阶级:世俗领主、僧侣领主、平民和奴隶。其中平民又分成了两个阶层,第一是自由民,包括了箭丁和度牒丁。其中箭丁是兵,归属札萨克;度牒丁归属寺庙,也就是沙弥和喇嘛。第二是属民,包括了随丁、陵丁、庙丁、庄丁等。

    随丁对所属王公负担赋役及其他义务,专属王公,对旗没有任何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