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二百五十八章 澳门行(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八章 澳门行(二) (第4/8页)

也只是大致的讲了一下,不过他是站在天主教徒的立场上来说的。

    乾隆十二年,因为福安教案的牵连,海防同知带兵进入澳门,想要查封旨在奉行“天主教华人化”的阿巴罗修道院。结果该神父和主教拒绝交出教堂钥匙,海防同知最后只贴了一张查封告示扬长而去。自此之后,华人严禁在澳门城内居住,所有在澳门工作的华人不许携带家眷,而且关寨以南的华人必须保甲备案。

    这么一搞之下,城内的华人除了和葡萄牙女人成家的,其他人就都搬到了城外居住。到了如今,澳门城已经被城外的华人社区给包围了,这让澳葡当局极为不爽,华洋纠纷也日益增多。

    众人在商业街上转到傍晚,发现这里华人商铺所卖的大都各种生活物资,鱼类、盐、粮食、布匹等,这些都是供应澳门日常生活的物资,可对于北海镇而言,实在没什么可以买的。

    在刘胜给了那陪同的通事一包卷烟后,那通事谈话也轻松了很多,从他口中了解到,现在澳门最兴旺的只有三类业务,娱乐业、服务和地产、走私鸦片。

    娱乐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清廷严令不许西洋女子登陆广州。于是一众洋行商人就跟苦行僧一样,一年到头除了冬季之外,都要在广州十三行大街熬着,只有到了冬季才能回澳门见到女人。这样一来,澳门城内的各类妓馆、酒吧的生意到了冬天就会十分兴旺。

    而服务和地产也跟上述原因有关,英、美、法、荷、西、瑞士、丹麦、普鲁士等国的领事、大班和眷属及商民长年累月在澳门居住,有些富商还购置高级住宅。像英、荷的东印度公司还在澳门租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