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三百五十八章 赵新的外东北战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八章 赵新的外东北战略 (第4/7页)

矿他就霸住哪,菱刈金山、鸿之舞金矿、乌鲁普岛的金矿、蒐楞吉的金矿,甚至连眼下黑龙江城南面还有一个后世的“老沟金矿”。

    “我来说说我的想法。”赵新指着墙上挂的地图,对众人道:“外东北的地理有多复杂大家都清楚,崇山峻岭,道路羊肠。所谓的驿道只能供小部队和报信的快马同行,大部队根本不适用。满清从顺治到乾隆,都是通过水路调集兵马和物资。

    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瑚尔哈河、嫩江这五大水系能不能完全控制,也是我们能否夺取整个外东北的关键所在。我们只有掌握了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两块主要粮食产区,全力开发,才能在将来南下后和中原乃至江南的地主士绅阶层掰手腕。”

    这是赵新头一次对北海军团营级军官们讲解他对满清的作战方略,在座诸人都是聚精会神。他所讲的核心就是通过夺取土地并扩大粮食生产,为将来南下入关做准备。

    以山东为例,截止到乾隆五十二年,整个山东的人口超过两千五百万,人均耕地不到2.5亩,地力已经被开发到极限,湖北、河南乃至直隶山西都是如此。

    而且由于近些年大量的水旱灾害,导致整个北方的民生极为拮据。连年的灾害,土地被不断集中到地主和权贵手中,日甚一日。事实上山东也好,直隶河南也好,大概有一半以上的耕地已经被地主瓜分,很多自耕农都变成了佃户或是破产农民。所谓“占田者十无一二,佃田者十之四五,而无田可耕者十之三四。”

    这时期比较有名的大地主,比如京郊怀柔的郝氏,有上等良田万顷;宛平的查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