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四百一十四章 珲春岭下的遭遇战(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四章 珲春岭下的遭遇战(一) (第2/7页)

火速支援,或者从其他隘口出击,凭借山林峡谷的掩护,从侧面包抄来犯之敌。

    虽说他现在只是留守,暂时掌管军政大权,可只要能坚守些时日,等到福康安来完成交接,他就可以回京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倒霉事一波接一波,就在他刚安排完向宁古塔方向派出哨探之后,珲春那边的急报来了。

    将军衙署的签押房内,庆桂坐在炕上看完了官保的呈报和那奇泰的密信,不由陷入了沉思。几个幕僚也都不敢出声,安静的等待经略大人的决断。

    庆桂抬头看向签押房内的木图,随即起身走到近前,两个戈什哈各自举着一盏北海镇出产的鲸油马灯,帮他照亮。这张木图占据了签押房内三分之一的面积,上面插满了各色旗帜,敌我态势一目了然。

    北海军到底出动了多少人?赵新在宁古塔和富尔丹城一线部署了多少兵力?难道他真要兵发两路,同时进攻吉林和珲春?

    眼下清廷粘竿处密探从北海镇获得的情报都是碎片化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尤其是位于西拉河东岸的北海军训练基地,完全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连庆桂都觉得匪夷所思,实在搞不懂北海军怎么能把一座大营守卫的如此严密。

    之前从乾隆到福康安,乃至庆桂都估算过北海镇的兵力,他们均认为北海军现在的总兵力也就是两万人上下。现在沙俄那边摆明了还要跟北海镇开战,赵新无论如何也要在伊尔库茨克放置一万人的兵力才行。

    再加上北海军在岛国一东一西还驻扎了五千人,黑龙江城、三姓、伯力也都各有数百人的驻军,庆桂之前估算富尔丹城最多就是五千人,北海镇那里应该也差不多。

    听完庆桂的分析,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