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四百六十五章 重工业的第一个瓶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 重工业的第一个瓶颈 (第6/8页)



    而这种极高强度合金钢的开发难度也很大,主要是对坯料的质量、轧材的尺寸精度及热处理工艺要求都特别高,根本不是赵亮的水平能玩得转的。

    再比如高锰钢,这个现在只能小批量生产,而北海军以后将需要更多打的更远的大炮。

    还有就是用于制作电机转子铁芯的硅钢,以及眼下要仿造M1863步枪所需要用到的45号钢。

    所以今年赵新趁着春节送人回去的工夫,让表弟的公司开始在国内到处招募钢铁和轧钢方面的专业人士。有了吴安全的教训,赵新这次只要五十岁以上的,人数至少一百。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这些人来了后的主要任务制定钢种成分、工艺路线、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组织生产,绝对专业人士才能干的事。再有,就是要带出一大批学徒。

    目前赵新选定的新钢铁厂的位置位于伯力镇,也就是混同江的西岸。从3月中旬开始,民政下属的施工队就要进场,开始对规划区域进行土地平整。

    聊完了招人的事,赵亮接下来进入正题:“1790型步枪的枪管,我打算使用外径22、内径16、壁厚3毫米的45号无缝钢管。说实在的,贵是贵了点,不过材料性能肯定没问题。”

    赵新点头,找了张纸在上面记下数据,随口问道:“也就是说口径16毫米?我说,褐贝斯都有19毫米,法国人用的也是17毫米,咱们的是不是太小了?”

    “不小了。M1863也才14.732毫米。况且咱们的黑火药性能可比现在欧洲人用的好太多了。”

    “那好,你继续。”

    “枪身其他部件的尺寸,均保持跟M1863一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