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吃瓜成为香江首富[九零]_第10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节 (第2/3页)

们合作,每天菜一送过来,我们就要给福利院送去,还要挑好的,一点不新鲜不行,严格着呢。”

    菜贩以为她是被人忽悠了,一心想给福利院正名,不止说了她家给福利院供菜的事,还指着菜场里的商户,告诉她哪家给福利院供rou,哪家供海鲜,哪家供家……

    而他们的送货时间通常会在早上五六点。

    这事,她其实是知道的。

    她家就住在路边,外面有什么动静,抬头瞄一眼窗外就能看到。

    只是发现不对劲以前,偶尔往外瞄一眼看到有菜贩开着三轮或者面包车往福利院去,她也不会在意,福利院孩子多,蔬菜rou类采购量大,商户愿意配送上门合情合理。

    发现不对劲,询问过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后,她以为福利院更改了采购方式。而且过去几个月里,她为了记录货车进出的时间,每天总是熬到凌晨才睡。

    五六点正是她睡得最熟的时候,自然不知道菜场商贩依然在风雨无阻地给福利院送菜。

    说到底,她还是进入了思维误区,没想过要从商贩着手询问这件事,直到这天听对方谈起菜恍然大悟。

    疑点原来在这里。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福利院没有更改采购方式,每周出现经过门口的货车,到底是干什么的?

    她知道她只是个普通人,为了安稳的生活,不应该去深究这件事。

    可每每想到福利院里的孩子,看着从门口经过,大老远来做义工的热心年轻人,她实在无法忘掉自己的发现,也做不到对可能发生的坏事冷眼旁观。

    挣扎许久,她终于拨通了偶然拿到的张国友的电话。

    只是她虽然报了警,知道的信息却不多。又因为怕惹祸上身,和张国友见过面,说完自己的发现后就表示会忘记这些事,不打算充当他的线人。

    张国友表示理解,然后一边联系上经常去福利院做义工的年轻人,让对方当自己的线人,进入福利院观察有什么问题。

    一边拿着她给的信息,在通往福利院的这条路上蹲守了近一个月,果然等到了相关车辆,并记录下了车型和车牌号后,迅速找朋友查询车主等信息。

    差不多一周前,张国友的调查终于有了新进展——他查到了光明慈善基金在掩护帮派转移拐卖人口的事。

    准确来说应该是猜到。

    因为没能深入帮派和福利院内部,所以张国友虽然有了猜测,但没有确切的证据。也因为如此,他上报这件事后并没有得到上司的支持。

    他的上司认为,虽然位于西贡的光明福利院里的孩子大多身有残疾,相对来说容易控制,但人多眼杂难免走漏风声。

    如果位于福利院真的有问题,他们不可能这么高调,不但长期接受义工帮忙,还经常接待媒体和打算捐款的有钱人。

    何况光明福利院背后是徐家,如果张国友能拿出确切的证据,他还能顶着压力查一查,可什么都没有,他怎么批搜查令?

    于是调查陷入僵局。

    再加上西贡近日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性质恶劣,张国友被安排去查那件事,光明福利院的案子便耽搁了下来。

    结果这天张国友驱车刚回到警署,还没进门就被传达室的工作人员叫住,说有他的信。

    “我的信?”张国友面露疑惑,下车走进传达室。

    翻找到的信比他以为的要大不少,还很厚,用最大号的信封还装得鼓鼓囊囊,摸着里面东西像是文件。

    因为车堵在门口,张国友打开信封检查过没有危险物品,便将信封放到了副驾驶座上,停好车后拿着回办公室。

    走进办公室拆开信封,看到一沓抬头写着光明慈善基金的账本复印件,张国友表情瞬间严肃起来,拿起信封去看收件人。

    寄件人姓迟,寄件地址就在附近,但……张国友记得信上的地址没人住。

    可能寄信人不想暴露身份。

    确认从信封找不到更多信息,张国友才继续看里面的资料。

    他不是专业会计,账本看不太明白,但洗、钱和光明慈善基金帮忙中转人口的记录,就算用了暗语,他也能猜个七七八八,更不用说这封信里还有他们下次行动的时间和地点。

    看完信上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