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章 俄国革命  (第2/9页)
 由于战术过时,对德作战头几个月,俄军中下级军官几乎全部伤亡,替换他们的是20岁出头火线提拔临时训练的士兵,他们一般出身农民。    而正好是这些人,在得到国内爆发大规模革命的时候,开始加入到革命阵营,他们是革命军官团的主力,罗曼诺夫王朝的掘墓人。    去年5月,德国发动东线总攻击,俄军溃败。9月,尼古拉二世统摄最高统帅位,以激励军心,适得其反,人人都知道沙皇其实对军事一窍不通。大本营迁至彼得堡西一村庄,原意为“坟墓”。    或许,这个错误无比错误,这些军队将会是沙皇下台的决定性力量。    俄罗斯军队成为革命中坚的几个原因:上级军官普遍无视士兵生命;战争准备和后勤组织是一场灾难,没粮没枪没衣服;皇后是德国人,军队普遍相信宫廷内有德国间谍。    许多高级将领原来以为对德战争及其胜利能防止国内革命,而几次大溃败之后,他们终于认识到事实正好相反:只有革命,换掉沙皇政权,才是打赢的前提。战争不独立于政治,这便是与红军对立的白军一度强大无比的缘由。    战争也考验革命党人。德国社民党一直是俄罗斯革命者的指南和样板,但德国社民党支持战争,给俄国革命者沉重一击。托洛斯基说这比宣战本身还可怕。列宁刚听说此事时认为这是德国间谍分裂革命者的阴谋。    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都分裂为支持战争的防卫派和反战的国际主义派。只有布尔什维克坚定反战。列宁认为,工人阶级应当发动内战,才能结束这场帝国主义战争。    托洛斯基是孟什维克国际主义派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