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 亚洲证券的主意 (第2/4页)
达成的协议,通过亚洲证券以每股1.65港元购入大量股份,相当有利。亚洲证券持有华光地产的股权超过35%,需要向全体股东提出全面收内建议,亦仅属形式上的需要。因为当时华光的股价已高出收购价每股1.8港元,自然无人愿意接受收购。在这种形势下,亚洲证券根本不必作任何财务安排,只是静候收购文件发出和收购期的结束而已。 人算不如天算,谁料收购文件尚未发出,10月全球股灾骤然降临,华光地产股价已锐挫到每股1.28港元的低价。根据收购及合并守则,亚洲证券必须以过去六个月的最高价每股1.8港元收购。形势如此,亚洲只有急忙安排财务,应付收购所需。结果,亚洲证券购入华光地产90%以上股权,根据公司法进行强制性收购,上市14年之久的华光地产,终因易主而私有化,成为亚洲证券的全资附属公司。 祸福总是相依相随,近两年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增长,亚洲证券反而因祸得福,凭借着华光地产的优质物业,攫取了大量的利益。 同亚洲证券一样,近半年以来,金河证券通过启明证券这个外壳,四处出击,通过发行新股、供股、配股集资等各种手段,如同滚雪球一般不断膨胀,地产和物业同样占据了较高的比列,毕竟如今香港的现状,地产业的利润实在是太惊人了,股灾以来,房价以每年20%高速增长。 这种结果,资产迅速升高,却同当初金河证券的市场定位出现了较大偏差,也不是蔡致良矫情,地产生意已经够多了,虽然好像仅有天门置业一家公司,但是隐藏在金河投资,东方集团名下的地产价值已经十分可观了,而且今年审计的时候,明秀报社、恒隆银行或多或少都购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