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 战略委员会 (第2/5页)
战略委员会的框架建立之后,将会再陆续补充各领域的精英,以名副其实,但是这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蔡致良计划用一至两年的时间来完成。再者,就是各集团公司与之相对应的机构,以便于信息的快速搜集,整理与传达。 之前的投资,可以依靠蔡致良的先知先觉,往后就需要更精确的资料与事实作为依据,终究脑容量有限,也容易错过。 “晚上的酒会,记得准时参加。”这是金河投资自从四年前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的招待酒会,除了在坐的一方诸侯,还有来自各个投资领域的精英,蔡致良也适时结束了今天的讨论,以准备晚上的酒会。 而对于酒会上的大多数人,蔡致良是第一次见,毕竟金河投资的规模近几年膨胀的很快。 “蔡先生,花旗银行的近况,我想跟您简单汇报一下。”齐恒追了出来,想跟蔡致良谈谈北美的投资。 “边走边说吧,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蔡致良看看时间,该去同霍昕昕会合了,道:“花旗银行的情况更糟糕了?” 这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花旗银行的境遇相较于去年更加恶化,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来就是北美如今房地产市场,二是借给那些负债累累的拉丁美洲政府的贷款,短时间之内就更不能指望了,这两方面所涉及的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蔡致良投资数亿美元的资金,亦有打水漂的可能。或许可以毫不客气的讲,花旗银行已经不是境遇不好所能解释,而是已经技术性破产,随时会面临被政府没收,或可能清盘的命运。 当然了,美国政府大概率是不会允许的。 “有个好消息,花旗银行已经找到新的投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