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家 (第3/5页)
,再到温国良的办公桌上,短暂讨论之后,如康同当初的顾虑一样,同样觉得不可行,便搁置下来。 只是没想到蔡致良去了一趟浦江,不仅将这个项目重新翻了出来,而且还全力推动了这个项目,现在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毕竟浦江广电局也是很着急的,毕竟夜长梦也多。 “蔡先生,我下周去浦江,签署贷款协议,您还有什么吩咐?” 再次同蔡致良讨论这个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已经没有意义,况且温国良也自觉没有让蔡致良改变想法的能力,另一方面金河投资已经在浦东的荒滩上投资了3亿美元,据说那里同新界的边缘地带差不多,恒隆银行也不过是1000万美元的贷款。 温国良也知道,蔡致良一直希望能够利用开拓大陆市场的机会,实现银行快速发展,乃至于弯道超车,只是他目前还是有些疑虑,同港城大部分人的想法一致,毕竟大陆的经济形势正进入十年来的低潮,尚未看到走出低谷的曙光。 “港城就这么大,汇丰先入为主,中银国际背靠大陆市场,恒隆银行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了,所以必须向外部拓展生存空间。”蔡致良陈述了一个事实,虽然温国良的曾经一度觉得,收购海外信托银行之后的恒隆银行能够同汇丰、中银国际比肩,而事实上,差的很远。 “无论是欧美也好,亚洲也罢,恒隆银行终究还是主要做华人的生意,毕竟我们有着相同的语言和价值观,而大陆就是华人最大的聚居地。现在内地的经济刚刚起步,遇到了一些波折,在各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