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0章 马来二十年 (第6/9页)
组建的近千余家国营企业连年亏损,因为社会分配问题导致马来人与华人的矛盾不断被激化。 但是这一切都被掩盖起来,因为自七十年代起,接连两次石油危机,马来西亚也因为石油出口赚取大量的外汇,也得益于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大环境,整个东亚、东南亚,以日本为引擎,经济快速发展。 但是这种情况,在1985年发生了变化。 为夺回不断萎缩的市场份额,沙特大规模增产,以至于油价闪崩,从30美元一桶的价格直接跌至13美元,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苏联,马来西亚的GDP增长率也从前一年的7.6%,直接变为负增长。 康泰集团的北进策略也成行于这一时期,很难说清楚当初到底是蔡劭联系的他们,还是蔡康主动联系的蔡家,毕竟随着十多年的发展,马来人积累了丰富的经商经验,类似“阿里——巴巴”式的企业越来越少,毕竟众乐乐不如独乐乐,社会矛盾加剧,华资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困难。 而在这二十年中,连山集团先是经历了股东的撤资,而后引入新的股东,后来随着祁耀芳的离世,因控制权的争夺而元气大伤。祁严振虽然最终艰难保住了连山集团,却早已经失去了发展的良机。单以资产而论,连山集团依旧是马来前十的财团,但论起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见得比康泰集团更好,所以急需大笔资金的投入。 而嘉里集团就不同了,当初果断跳出马来西亚的泥潭,赶上新加坡和香港发展的良机,如今早早布局大陆,即将收获改革开放所释放的巨大红利,就远不是连山集团所能相提并论的。 “政府已经放开对外资和华人资本的限制,新经济政策也已经于去年就结束了。” 经济陷入倒退的马来西亚,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