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 (第2/4页)
- 襄城中的时疫比江陵城严重许多,好在方子和药材送到的及时,这才保住了元气。 沈则带着陈茗儿从城门口下马车,一路沿着城中最热闹的街道往里去,虽然仍是稍显冷清,但街边的店铺十有七八已恢复如常,也不见之前襄城守军中奏报中所述的哀鸿遍野。 “五爷,”陈茗儿指着道边卖甜粥的摊子,“咱们喝碗甜粥吧。” 支摊子的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又瘦又小,在寒风中似乎都要立不住了。 沈则笑笑,“好。” 两人在摊前的小木凳上坐下,老妪见两人都是富贵扮相又不像是本地人,憨笑着迎上来,“两位贵人不是襄程本地人吧。” “我们是从江陵城过来的,”陈茗儿笑应,“大娘,烦你给我们煮两碗甜粥。” “好呀,喝碗甜粥暖暖身子。” 老妪一面弯腰往炉里添炭,一面随口同他们道:“郎君和娘子来得正是时候,若是早几日,这城里还闹时疫呢,可是不敢来的。” 陈茗儿怕冷,伸手在炉边取暖,听了老翁的话,默默与沈则对视一眼。 老妪继续道:“这宇文休真不是个东西,他的人马染了病,连累城里百姓受苦,他又吃了败仗,襄城这个烂摊子啊,没人敢管,那时间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多亏了梁朝的沈将军,叫人送了药又送了梁,这才保住了一城的老少啊。” 听到别人夸沈则,陈茗儿不禁弯起了唇角,甜甜地看一眼沈则,沈则抬手替她理了理衣裳,怕被炉边的火燎了。 老妪从车辕底下的帷帐中抱出一只陶罐,拣了几只渍得盈盈亮亮的蜜枣给陈茗儿看:“我在襄城里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