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64节 (第5/6页)
器上,并且再造辉煌,在赵骏的指导下,做出了几门火炮。 这个进度其实是非常慢的,因为火炮的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原理跟枪械一样,都是通过在炮膛中填充火药,点燃引线发射。 但明末清初,松锦之战中明军的火炮炸膛率高达25%。 由此可见制造安全稳定的火炮难度有多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炮毁人亡。 所以研制过程极为小心谨慎,即便是测试阶段,也要准备极长的引线,多次试验,才总算是弄出了几个合格品。 不过即便火炮数量少,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有限,可其余火器有了纯颗粒火药加持之后,威力大幅度提升,像那种通过投石车扔出去的霹雷火球,就绝对够辽军喝一壶。 而就在西夏退出战场,再无力南下,辽宋之间进入了紧张刺激的对峙环节时,宝元二年年底,十二月初,赵骏乘船船只从山东回了汴梁。 如此从景祐四年年初,到宝元二年年底,赵骏历时两年零十个月的全国巡视便算是结束。 这一路上他杀了不少贪官污吏,也处理了很多地方上的问题,但天下的贪官污吏是杀不完的,大宋上亿百姓遇到的困难也是帮不完的。 归根到底,以赵骏的力量可以帮一村、一县甚至一州。 但一路呢? 全国呢? 悲情者太多,共情者太少。 如果不在制度以及生产力上找办法,那永远都没有出路。 所以怀揣着调研结果,赵骏内心沉重地回了开封。 他走的时候赵祯送他到了宫门口,回来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