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八百亩好地 (第4/5页)
京师地面,放贷的多是那些捉钱令吏、捉钱品子。这些人就是各大衙门里专门负责放公廨钱借贷生息的,本来每人手上少则五万钱,多则几十万钱放贷,并不算多。但这些人可不是那么老实的,能成为捉钱令史或捉钱品子的,一般都是地方上的势家或者官僚子弟。 成为官府的捉钱令吏和捉钱品子后,他们是免于瑶役的,而且他们还享有一个特权,那就是犯了事情,地方州县无权拘捕审理他们,必须交由专门的有司审理。 这些放贷人往往打着官府的旗号,明明手里只有五万钱的官本,却往往要添上几十万甚至更多的私钱,打着公廨钱名义放贷。而且收的息还更高,一旦有人还不起钱,到时起了纠纷,他们就以公廨钱的名义,把人弄到衙门追账,到时还不了账,直接抄没家产抵账。 这些放贷人,全都是有背景的。 赵员外一个京郊土豪,借的那些钱,不是借一个人的,而是借了好多个捉钱人的钱,这些钱都能算的上是公家钱,若是赵员外还不了,到时他家的商铺田庄都得被充没,估计还得是廉价抵债。 “都是乡里乡亲,三郎,你看我们家先帮着借笔钱给赵员外,帮他渡过难关。” 张超无奈,“爹,咱们家就算帮忙借钱,也拿不出这么多的。杯水车薪,难以济事啊。” 赵员外当然希望不卖地而是借钱,可张超那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有地,就有钱,没地,那就没钱。 “三郎说的是咧,这个时候,你们敢借我还不敢拿哩。三郎刚才说了,说是愿意帮忙介绍长安的贵人买我的地,价钱公道。这我就很心满意足了。” 老爹见赵员外坚持,便也不再多劝了。 “好吧,这事情就按你说的办吧,放心,我会让三郎好好帮忙撮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