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9章:岳阳楼 (第2/4页)
和岑欢喜印象中的镇上人不一样,想来就是流落至此的难民了,考虑到没几个人认字,县令亲自把大字报念了一遍。 “本官是不会亏待你们的,青壮年不需要春耕的可以来,一天三十文钱。” 有一个人马上响应,却被县令拒绝了。 “有前科的人不要。” “县令老爷你这是偏见!我们有前科的现在愿意跟其他人一样干活赚钱生活,就是改造成功了,你不给我们这个机会,是想逼我们走上老路吗?” 这话有点狠了,县令却不为所动,一身官服站在台阶上,双手背在身后,垂眼看底下的人时,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淡。 “本官脸上这对招子可不是摆设,是真心悔改想重新做人,还是贪恋这笔工钱,想来混日子混工钱的,本官看的一清二楚。” “对此,本官重点提醒各位一句。” “决定去了,要好好干活,我们随时派人choucha,一旦有不合格的,直接遣退,之前干的活也一笔勾销,没工钱拿。” 这个可是大招。 很多心存小心思的人都歇菜了,但他们不去,还是有很多老实人愿意的,一时之间,排队登记名字住址的人都排成长队了。 岑欢喜他们看着很是欣慰。 对这个县令也多了几分赞赏。 虽说县令不是品阶多高的官,但却是和百姓接触最多,最贴近民生的官位,百姓们要想过得好,就得看县令仁不仁了。 五里镇的百姓们很幸运。 从山青林到如今这位,都是实打实为民办实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