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8 (第4/4页)
语? 张培源长出口气,“啪”地合上箱盖,“本官查明案情必会秉公办理, 刘掌柜请回吧,将东西一并带走。” 说罢,叫进两个小厮, 指着樟木箱子, “送客!”再不多话, 径自转身往后堂走。 刚到后堂, 正瞧见幼子张庭直站在夫人面前叽叽喳喳地背诵今天学的书目,张培源便停步听了听。 他成亲十八年,先头只得了两位千金,儿子是后来才怀上,才刚刚八岁,却生得很是伶俐。 张夫人早看到相公站在廊下,因怕影响儿子背书便未招呼,直等张庭直诵读完毕,赞一声“真好”,才笑着开口,“老爷下衙了。” 张庭直恭敬地行礼,“见过父亲。” 张培源面色和缓许多,略带几分笑意,“刚才的书背得不错,解得也可。” 张庭直笑嘻嘻地道:“先生也这么说,但是先生又说不可骄躁,躁则妄,惰则废。” “这是苏学士的句子”,张培源点头。 张夫人笑道:“老爷忙碌一天,我先伺候老爷换了衣裳,阿直也把衫子换了,再洗洗手,待会儿就摆饭。” “是,孩儿先去了。”张庭直清脆地应声告退。 张夫人走进内室,掌了灯,取出只海棠木匣子,“是南关大街银楼的掌柜送来的,”打开来瞧,薄薄一张纸,是四海钱庄的银票,整整两千两,通存通兑。 张培源脸色就是一沉。 适才他赶走的刘掌柜是朱家的人,南关大街的银楼也是朱家的产业。 朱家素来会做人,明暗两条线,让你既能得个清廉的官声,还能得着相应的利益,前提就是按照朱家要求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