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动力分散模式 (第2/4页)
,上面就曾经提到过,新干线机车用的就是动力分散的运行方式,而不是用最常见的机车牵引。最常见的机车牵引方式就是需要依靠火车头的动力来拉动整列火车,可以说是以较少的驱动轮来带动整列列车行驶,而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机车的牵引功率和防止轮子空转,就需要在机车上加上很大的重量,从而加大了对轨面的压力,增加铁路的建设和维修成本。 而所谓动力分散模式,就是说在整列火车的每一节车厢的车轮上都安装了驱动装置——一般是电动机,从而可以将列车的动力分散到每一节车厢。这样一来,就可以以每节车厢的车轴作为驱动,不再需要沉重的机车,由此车厢的重量便可以大大地减轻,不仅易于列车行驶中的加减速和在大坡度线路上的平稳行驶,同时也可以降低了噪音和振动,大大提高了旅行舒适性,同时,由于降低了对铁轨轨面的压力,又降低了建设成本,还提高了经济效益。甚至于可以在制动时,将列车运行的动能重新转化为电能,可以节省能源。 苏浣东不由得更是动容,这一项技术,他也是在获知了方明远和苏爱军谈话内容后,在部里查找最新的相关资料时注意到的。方明远所说的动力分散模式,正是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所采用的动力模式。正是因为这一模式,所以日本的新干线列车不但加减速反应十分地灵敏,可以保证五分钟的班距运行而不担心发生撞车事故,而且车厢的重量比起国内的来,反而还要轻上一成。反观法国同时期的**V高速列车,由于采最前端和最尾端的机车驱动的动力集中式设计,列车行进过程中摇晃较大、中途加减速较慢,因而无法像日本新干线列车那样以仅有5分钟的班距运行。 “那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