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h)好事只传怀梦草,殊乡谁致返魂 (第2/7页)
樊楼的账房,恼了县主不成?” 惠娘气一梗,泪便滚出来:“旁人说的混账话你竟也信!还拿来问到我脸上!我们一道处了七八年,你便是这样想我的!” 旁人倒不知,早年她家中爹爹伤了腿,凑不得几两的药钱;底下弟妹紫唇尖尖一开一合。 作为长姐,她如何能撇过头不去看犹如幼燕般嗷嗷待哺的弟妹? 只得跺跺脚咬咬牙,心一横将自己卖身为奴。 倒是气运好碰着个不磕牙吐沫的牙婆,进了南安府,在庆风院里安生了几年,后又被乔氏指去明日馆,兢兢业业至此。 往日无拘无束的童年只是在梦中来过,醒来落得满脸冰冷,起来擦一擦,又是新的一日。 主家是好人,这就够了。 是,惠娘已近二十,离家为奴几近十余年,对于作为丫鬟的她而言,这就够了。 正是因为主家是好人,她才会感觉足够。 所以当随同县主外出至樊楼遇故人时,她才如迷茫的归燕将内心所想通通托付而出。 惠娘并不是期盼县主替她做决定——她没有想要县主做自己的救命稻草的意思,只是她的心很乱,对未来的迷茫,对过去的耿耿于怀,故而通过倾诉的方式回忆一遍。 通过同县主倾诉,总归能得到一些鼓励,且让自己好受许多,她心中向来笃定,无论如何,县主会明白自己的感受。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若是所有人都不理解她,县主总会懂的。 县主总在寥寥数语间明了她的芥蒂,用最大的柔软包裹惠娘内心深处对于家人的怨恨,同时也感同身受同她一道叹息年少时朦胧尚且未发芽的井底银瓶。 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