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动_第四百四十一节工人的力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一节工人的力量 (第2/5页)

那一天真就白干了。

    左重将东西收拾好,又把茶杯水壶锁在柜子里,这也就是现在,等再过两年把东西露天摆放,别说茶杯,估计连柜子都会被扛走。

    半个太平年间,已是难得。

    他最后检查了一遍茶铺,这才踩着疲惫的步子走上了朱雀街,向着城东方向走去,此地离中央国术馆不远,走路只需要半个小时。

    那附近有一片棚户区,是来金陵讨生活的百姓搭建的,其中兵灾连连的鲁省人最多,很多像“赵浩”这样的年轻人都暂居住于此。

    住在那里不需要登记,只要花上一点点钱,就能在寸土寸金的金陵有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对还没解决温饱的难民来说尤为珍贵。

    左重花了一块钱,便从一户人家手中租下了一间棚屋的使用权和一个远亲的名头,这种要求不算奇怪,出门外门谁不想抱团取暖。

    一路上,他看到了许许多多精疲力竭的年轻人,仿佛行尸走rou一般麻木前行,只有路过灯红酒绿的饭店时才会停下脚步过过眼瘾。

    为了显示自己的合群,他也这么做了,同时“无意”中认识了一群老乡,在路过行人嫌弃的眼神中,一帮年轻人有说有笑聊起了天。

    众人一边走,一边做着自我介绍,听说左重现在的工作,众人纷纷痛骂老板的黑心,人群中有个穿着稍显洋气的高个子更是劝道。

    “小赵,别怨我说,你在茶水铺子当伙计有什么意思,不如跟我们去营造厂,够你养家糊口的,总比伺候人强,靠力气吃饭不丢人。

    像我们这样出门在外讨生活的人,第一个就是靠老乡,我跟工头说,你随时去上工,一个月多了不说,十块二十块是稳稳当当的。

    以后再讨个在纱厂的媳妇,两口子能有个三十块的收入,在金陵就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