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小千户_0579 两个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579 两个月 (第4/5页)

    就算因为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取胜,那也至少是一场平局,就算倒霉到了极点,连平局也保不住,那么也绝对不可能是一场惨败。。

    即便是撤退,也将是在完善的组织之下,不可能出现战败的队伍向洛阳溃逃的情惨状。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戴鸾翔至少有这样的自信,自信只要不发生像野驴岭之战前夕那样,临阵换将的情况,这一场仗他是输不了的。

    但是这种结论凭借的仅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显然无法在皇帝面前开口。

    因此戴鸾翔又拿出了一个正当的理由:“皇上,我军兵力富余,又是背城而战,戎羌则互不统属,没有统一指挥,正好可以各个击破。微臣并不需要使用太多的兵力,每次出征,都可将半数人马留在洛阳之内修整。即便是臣不才,致使全军覆没,那至少也会重创戎羌,那么靠剩下来的半数,人马也足以守卫洛阳!皇上也自可再选德才超越微臣之人取而代之,便能反攻取胜。”

    有人觉得两军交战,那是金戈铁马、你来我往,是一曲极其浪漫而令人激动的史诗。

    可真正的指挥作战,却是一系列枯燥的数学演算——行军的距离、物资的消耗、兵力的折损、战斗力的降低,无一不需要指挥者极强的运算能力和记忆能力,才能加以调整、量化和作为最后判断的依据。

    这当然也是一种天赋。

    所以古今中外出现过那么多,仅凭一己之力便可包打天下的名将,直到后来战争越来越精细,规模越来越大,要素也越来越多,光凭一个人的经历无法进行全局的指挥,近代军事史上才有了总参谋部制度,才把将领从浩如烟海的计算之中解放了出来。

    但即便如此,指挥一场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