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14 纺织业 (第4/5页)
哪怕暂时无法实现流水化作业,也要把所有的机器全都集中在一起,同时运转。 这样才维修和管理起来,都要容易的多,生产出的东西也很容易进行统一的存储、流转和销售,很大程度上发挥集聚作用,自然也就能够降低成本。 并且大齐朝的纺织业十分发达,已经出现了比较先进的手工纺织机、纺线机、缫丝机等机械,对于这些机器萧文明当然是要进行改进的。 特别是动力方面,可以从手工动力慢慢向畜力、水力乃至最后的蒸汽动力、内燃机动力方向发展。 但是这样的发展都太长远了,一时半会恐怕也难以做到,只能做一些细致末节上的改进。 就比如说:让铁匠铺的马青,把现有纺织机上所有的金属物件全都检查一遍,发现有摩擦过大、磨损严重的,全都进行改造更换,这样纺织机运作起来就省力得多,制造出的产品质量也好的多,就连故障发生的几率也减缓了许多。 其次是劳动力。 这就更好解决了,中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只要不是太懒,女子大多会一些纺纱织布的技能。 江南地区更是如此,上到六七十岁的老妪,下到十七八岁的姑娘,那个不会纺纱织布?只不过受困与工具和个人的技能,他们制造出来的土布和绸缎,质量良莠不齐,放到市场上竞争力不足而已。 而萧文明一下子打出了临海屯的名号,张贴出募集纺织工人的告示,开出比寻常高出数倍的工资,一下子就招揽了四五百个职工,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地进行纺织,之前还特意给他们进行了培训。 负责培训的,一个是萧文明的jiejie萧文秀,她编织的手艺也是远近闻名;另一个则是暂时寄居在临海屯的温伯明的心上人苏舜钦。 苏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